醫護產業行政人員黃先生於第一明眼科矯正300度高度散光
醫護產業行政人員黃先生
選擇於第一明眼科完成 SMART TransPRK
精準矯正近視約200度與散光約300度,回到更自在的通勤、文書與運動節奏
醫護產業行政人員黃先生於本院完成 SMART TransPRK(STPRK)*表層近視雷射,一次精準矯正近視約200度、散光約300度。個案在完整術前評估、風險告知與多術式中立比較後,依角膜條件與生活型態,與醫師共同決策選擇 STPRK。
個案分享重點
用眼與情境痛點:不習慣戴隱形眼鏡;打球時眼鏡易飛落、折損;工作需外勤開車與搬運物品,配戴眼鏡不便。
選擇 STPRK 的原因:在了解包含「不掀瓣」類型等不同術式後,經第一明眼科完整角膜檢查與中立比較,確認角膜條件更適合 STPRK;此術式於散光軸向與度數的精準規劃尤為關鍵。
恢復歷程(個別經驗):術後前2–3天水霧感與眩光較明顯、異物感但不疼痛;依醫囑點藥第3天即明顯改善,第4–5天路邊告示清楚度提升,1週順利復工;運動方面,1週可恢復伸展與輕量重訓(避免汗水入眼),夜間視覺品質持續穩定。
醫師與個案觀點
第一明眼科院長林浤裕醫師表示:「我們以條件相符與決策透明為原則,根據角膜地形圖、厚度、瞳孔與散光軸向等客觀數據,在 SMART TransPRK 與 SMART LASIK 之間提出中立比較,協助患者找到與工作、運動與作息都契合的規劃。」
黃先生指出:「我的工作常要開車外出、搬東西,打球眼鏡又容易飛走。選SMART TransPRK是因為我的角膜條件較適合,而且可以把300度散光精準校正,日常與夜間的視覺品質都更好。」
如何得知第一明眼科診所林浤裕院長
黃先生家屬曾於秀傳體系由林浤裕院長完成白內障手術,深知院長在台中、彰化長年的白內障手術經驗與口碑。從自己醫護行政的經驗背景也理解,白內障手術評估更繁複、參數更多;因此雖然 SMART TransPRK 為零接觸表層手術,仍選擇由資深團隊與院長親自把關。
關於第一明眼科
第一明眼科由林浤裕院長領導,1996年成立第一所屈光中心,至今累積30年臨床經驗、10萬例以上屈光個案。診所提供 SMART TransPRK(表層、零接觸、無角膜瓣)與 SMART LASIK(掀瓣、視覺恢復期較快的經典術式)等多元術式選擇,堅持流程標準化、資訊公開與共享決策,依角膜條件 × 生活型態提出中立建議,協助民眾做出合宜的視力矯正決策。
---
醫療與法規聲明
本文為院務訊息與衛教內容,非屬誇大或保證之宣稱。任何手術皆有風險與限制,恢復時程因人而異;實際治療請以醫師專業評估與說明為準。
---